评价指标体系

看一下究竟什么样的指标体系是一个好的数据指标体系。
大家在做一些数据分析的时候,我们都会看到列出来的一些标准:数据指标必须是准确的,是能够周期性统计,当然这只是一方面,另外一方面就是业务层面是有价值,可衡量业务真实情况,并且还要简单可执行。

从技术层面来看,一个好的指标,统一具备四个特点:容易收集快速衡量;准确度高;可被多维度分解;单一数据源。就像我们经常使用的衡量APP产品启动人数,使用UUID或者是COOKIE往往比使用IP更加准确。
但很多时候,因为技术或者是业务自身的原因,我们往往很难找到很完美的指标。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最重要的就是统一口径进行分析,更多地观察数据的波动情况。
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评价指标体系的好坏,其实主要还是分为两大类,一是真实贴合业务,可以反映业务;二是可以快速定位问题,提供解决方案

(1)系统性
能够发现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及问题定位,当数据发生异动时,通过指标体系的逻辑拆解,能迅速定位到大致的异动模块及原因

(2)全面性
能满足不同数据使用方的日常需求,对产品经营及发展情况有整体了解;

(3)认知统一
指标体系服务于不同角色群体,简单科学可解释,符合大众认知,大家都共同认可。

(4)真实性
指标体系要能反映产品真实情况,杜绝华而不实的虚荣指标;
据指标是为了让公司,业务,或者项目的成员围绕着一个可量化的目标展开一系列的工作的。如果数据指标没有贴合业务核心目标的话,那么给公司,业务或者项目带来的会是巨大的损失。

(5)可迭代
指标体系随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而改变,指标体系要在发展中保持迭代

(6)可操作
如果能从时间纵向对比、或者从其他维度比如用户群体、产品、地域等不同角度进行横向比较,可以更好地观察业务的发展趋势,定位问题,找到原因,以及改善业务中需要改善的环节。

  • KPI达标率:如果你的核心指标是KPI指标,那就直接根据KPI达标率来判断即可。这个应该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。
  • 竞品对标:如果你能从靠谱渠道搜集到竞品相关数据,那以竞品为参照物进行判断。
  • 环比对比:查看环比数据,如果业务走势呈明显周期性,选择一个历史数据较为不错的数据进行对比。
  • 同比对比:查看同比数据,预估每个周期增长多少个百分点,与上一周期数据进行对比,看是否达标。

在中间过程如果任何一个指标出现了问题,第一是能够提前判定这个业务的健康度是什么样子的,是不是出现问题了。第二个好处在于这些中间过程的指标可以拆分到负责的团队里边,定位到负责人。业务上面如果出现问题的话,可以第一时间负责人,之后进行下一步的优化措施的拆解。
GMV我们拆分到IPV乘以付费转化效率再乘以相对应的APPU(人均付费值),这个是行业内非常常见的一个拆解方式,从用户的角度去进行拆分,那这种情况下的IPV就有由对应的搜索团队或者是推荐团队负责,他需要去优化整个页面的一个规模或者说到访用户的规模,付费转化效率由产品团队负责,去进行相对应的一些产品优化,减少摩擦点,能够提升我们付费转化效率;APPU值这一块更多的是由运营的团队去负责,因为运营团队需要去做一些活动,或者是通过一些优惠券的方式能够促进用户买了再买,购了再购。